陳錦昌 | CHAN Khan
導演的話

從編劇到導演之間的跨越不僅是工作崗位上的轉換,既非虛榮和權力的試探,也不是一場又一場更大的賭博,是整個人生的質變。我首先在綜觀能力上克自提升:美術、攝影、音樂、戲劇、演技、製作、現場經驗和後期,甚至包括體能魄力。

作家在書房裡是上帝,而導演在現場是撒旦- 在電影框內被限定而又必須負責一切決定一切,那掌控一切的霸權意識是與生俱來的,不在我基因裡也無法學習。如果我的電影追求的是人性美學,這心智結構是否相排斥?

小傳

原名陳錦昌,1958年出生,廣東南海人。1980年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中文系,副修藝術,畢業後赴倫敦國際電影學院深造,但未畢業便回港。曾任教師、編輯、記者、報館特約撰稿員等職。他對散文、詩、小說和報告文學均感興趣,曾從事文學團體工作,歷任校報主編、第5及第6屆青年文學獎籌委、第一屆青年作者協會主席、工人文學獎評判。曾出版散文集《斷弦琴》、詩集《情是何物》。他的詩集《佛釘十架》及小說集《滴水觀音》先後獲得第6屆及第9屆香港文學雙年獎首獎。

1988年與導演午馬合編《畫中仙》的劇本,開始了他的電影之路。1989年與張之亮合作的劇本《飛越黃昏》獲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。1999年他創作的劇本《劊子手張霸》獲香港編劇家協會主辦的第1屆全港電影劇本大賽冠軍,同年又以《愛情BestBefore 7.97》獲台灣新聞局優良劇本獎。

陳汗編劇的劇本還有《西藏小子》(1992)、《香江花月夜》(1995)、《赤壁》(上下集)(2008)、《孔子決戰春秋》(2010)、《新少林寺》(2011)、《楊貴妃》(2012)等。吳宇森說:「陳汗的劇本最能體現我的拍攝意圖。」

1993年開始執導電影,包括短片《達賴活佛之母》、電視電影《破碎中國》、任達華主演的長片《告別有情天》和實驗性電影《陽性反應》,亦有拍攝電視廣告。

2012年的作品《大武當:天地密碼》,陳汗除了編劇外更嘗試擔任監製。

導演作品
年份 中文片名 英文片名 聯合導演
1995告別有情天Farewell My Dearest
1998陽性反應I Shoot Myself
版權所有.翻印必究